如果沒有欺凌視頻,“玩笑論”是否會蒙混過關
作者:李勤余
近日,一段校園欺凌視頻在網上熱傳。在視頻中,一名女生遭同學輪流掌摑,打人者還嬉笑著稱:打重一點,還要來一次!被打者滿臉發(fā)紅,沉默不語。據報道,該視頻攝制于湖北嘉魚縣某中學。
觀看該視頻的人無不感到憤怒異常,對此事的性質也都心知肚明——校園欺凌。但更讓人憤怒的還在后頭。對此事件,嘉魚縣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:同學之間并無矛盾,是在一起開玩笑的行為,本身是好玩的事情。
當地教育部門荒謬的“玩笑論”自然無人買賬。視頻中遭遇校園欺凌者的慘狀,人所共見,不容抵賴。涉事工作人員的言辭固然可笑,但其中透露出來的敷衍了事、指鹿為馬的工作態(tài)度更可怕。根據最新消息,15日上午,當地教育局已召開會議,對涉事值班人員進行停職調查,將作進一步處理。
至此,我們是否可以關上視頻額手稱慶呢?恐怕并非如此。試想,若非此番校園欺凌者留下了視頻鐵證,事態(tài)發(fā)展的走向會不會大不相同?
2016年,最高檢曾經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中表示,檢察機關在處理校園欺凌和暴力違法犯罪案中,發(fā)現存在發(fā)現難、取證難、處理難問題。確實,校園欺凌的種類眾多,暴力毆打只是其中之一。如歧視孤立、惡語中傷等方式更為隱蔽,給孩子們身心造成的傷害卻未必比拳腳相加來得小。即使是肉體上的沖突,也不會都如視頻中所顯示的那樣直接、暴力。如此一來,受害者應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,及時保存證據?如果不能做到,當地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或許真能依靠“玩笑論”蒙混過關。
校園欺凌并非中國獨有的問題。2012年,NHK(日本放送協會)以日本全國中學生為對象進行的調查顯示,當年有30%的初中生和17%的高中生見到或聽說過同學受到欺凌,但近一半的學生對此采取置之不理的方式,回答進行鼓勵幫助的學生只有30%。顯然,很多學生在遭遇欺凌事件時不知如何應對或幫助他人。以此為鑒,教育部門的當務之急,不在于懲罰“禍從口出”的工作人員,而在設置專業(yè)化、針對性的課程,告知學生們正確的應對之策。
同時,包括校園欺凌和暴力案件在內的未成年人案件有其特殊規(guī)律和要求,明顯不同于成年人案件。對此,不知教育部門與執(zhí)法部門是否已有預案?學校是否關心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,與家長的溝通、交流是否順暢?一旦發(fā)生欺凌事件,執(zhí)法部門能否在第一時間介入,并有力處置?沒有完備預警機制的情況下,指望每一樁校園欺凌案都能通過視頻昭告天下,無疑是天方夜譚。
在引起輿論軒然大波之后,相信視頻中的校園欺凌事件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處理。但是,它留給我們的思考與反省不應草草了事。還有多少相關人員曾經以敷衍的態(tài)度處理校園欺凌事件?還有多少受害者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救助而失望甚至絕望?唯有在完善制度的約束、督促下,操持“玩笑論”的失格教育工作者才會徹底失去立足之地。(李勤余)